6月9日,科技传播跨学科发展与本土化翻译创新力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我校外语教学部李悦老师、阮俊斌老师学术论文在三百多篇投稿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十佳”论文及优秀科普指导教师称号,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生科普团队获得优秀科普作品及“优秀科普宣传员”称号。
我校学生制作的多个双语科普视频获得优秀表彰。其中,健康与公共卫生学院赵依雯创作的《Can you describe what “flexitarianism” means?》、任轶琪创作的《White meat? Red meat? Low-carbon options?》、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张若寒创作的《Heal through diet: Say Goodbye to A Burdensome Body》、医疗器械学院李文雯创作的《Does a Peanut Butter Sandwich Also Consume ‘Energy’?》、药学院汪恬宇、李思佳创作的《Can Brown Rice Also Reduce Emissions?》、 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朱幸韵创作的 《Exploring Emission Reduction: A New Perspective on Yoga》、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倪丰创作的《A Healthy Indoor Environment Also Saves Energy》、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朱嫣然、医疗器械学院李科达创作的《The Art of Traveling: Green and Health》、医学技术学院魏孜羽创作的《Eco Choices: Forest Bathing》、医学技术学院张浪花创作的《The Green Experience Brought by Household Cleaning》、临床医学院王翕蕾、张欣然、蔡潇越、凌陆琦、李昱婷共同创作的《Social Activities? Health?》,以及临床医学院朱懿琳,姜逸飞、孙潘瑶共同创作的《A Healthy Heart Also Reduces Emissions》、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施宇帆创作的《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Hybrid Programming Microscopy Technique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临床医学院池宇枫、杨天润、黄思仪、王昕、李定旋等创作的《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chine Pulse Diagnosis Algorithm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 the ESP Perspective》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绿色健康”的内涵和外延。
在学术论文方面,外语教学部李悦老师撰写的《基于OBE理念和BOPPPS模型的医学人文传播实践探究》和阮俊斌老师等撰写的《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护理案例库的科普教育研究》获得委员会的好评。专家们一致认为,论文中提及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外语教学和医学人文传播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本届学术年会吸引了来自全国普教、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出版社等社会各界超过190人现场参与。外语教学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与学校的医学应用型办学理念相向而行,致力于“课程思政”导向的医学人文英语系列课程构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外语教学部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以及丰富教学资源,逐步建立了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出了众多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